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微信扫码登录

使用验证码登录

查看: 1688|回复: 0

会理科甲巷

[复制链接]

2

主题

0

回帖

26

积分

Lv2

积分
26
发表于 2025-8-22 17:14:02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来自: 四川凉山州
科甲巷 这是个让我徘徊驻足时间最长的地方。巷道不长,蜿蜒于古城北街东北侧。多为明清建筑的巷内,因着有数个大户人家之子弟科考得成,于是在大门上悬挂“进士第”“大夫第”等匾牌而得名。中国古建历来讲究因地制宜、合乎自然、天人补益的布局。会理四季如春,降雨少,因而院落青砖、房屋木构的聚气藏风四合院格局甚是恰和。科甲巷保存较好的这几处民居因着主人钱势具有,便也有了一定的规模。门面不宽大但瓦当和屋脊繁复的装饰、雕刻细腻的木制额枋、雀替也没落下。院落青石板上的假山、水池、绿植在风水学中聚气吸财,装点空间的同时,整体通透又可遮挡视线,阻隔外界对室内的直接窥视。窗棂隔扇样式多样,较少重复,甚至用上了规格比较高的双交四碗菱花心屉。大多正房及耳房面向院落挑出腰檐,腰檐和门廊连通,便于穿行。现存典型的明代胡家大院据说有三进之多,后两进因私不便参观,我也就豹窥一斑的看了个大概。进巷不远拐弯处一个二级保护民居,大门普通不起眼,刚入门右手又一小隔门,进去后东、南、西三面木制老屋,而北面突现一栋现代小三层建筑。这新老建筑混乱杂合在一起,瞬间给我历史碎片胡乱拼凑的冲击感。奇怪着门的朝向和建筑格局怎会如此,我舔着脸和居住一侧的男士搭上了话。原来因着历史原因,现在所见的这个院落仅是原有建筑的一个进落,据说整个建筑是从这最后一进延伸至北街的。那个奇怪的大门应是后门改建或另开的旁门。北侧新建筑是原屋破败后重新拆建,为何不恢复重建成原样?原因很简单,按现代样式重建的新楼投资更少。男士说老窗棂的装饰性纹样都是可独立拆解、组合拼接上的,现在根本找不到有这种手艺的工匠。时光易逝,老屋的木质框架、构建亦磨损老化,明显看得出鼠齧蠹蚀的痕迹。我暗暗叹了口气,感概岁月变迁,遗憾古建苍老不可复。浑噩半百人生,白驹过隙,每每希望能够停下来,喘口气,定一定。可是,又有什么可以永远拿来锚定依托喃!喜欢古建,喜欢这种稍许的“恒常”,“蜉蝣天地,沧海一粟;吾生须臾、长江无穷”。院落中一株忍冬正是花期,散发阵阵入脾馨香......

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会理网 ( 蜀ICP备2025146511号-4|川公网安备51342502000063号 )|网站地图

GMT+8, 2025-9-1 05:10 , Processed in 0.073568 second(s), 21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